《原神》中的行秋是相当重要的一位水系角色。这位角色的e技能是一个倍率相当高的技能,也可以打出核爆操作。而这种双蒸发的玩法,让行秋的两段e可以都吃到蒸发的高额反应效果,具体玩法就来看看这篇指南吧。
《原神》行秋双蒸发实战玩法开发:
按照惯例先给【双蒸发】做个简单的定义:本攻略中的【双蒸发】是指行秋的元素战技在命中敌人并造成伤害时,两段攻击判定均享受到【蒸发】反应带来的伤害增幅加成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(暴击时的双蒸发)
根据此前的大众理解,玩家间普遍认为由于该技能机制的特殊性,能使其两段攻击均享受到蒸发加成的可行性不高(或说稳定性不高、猴戏等)。本文将作为视频的补充,尝试从实战积累和机制分析中推翻这一结论,降低理解和上手门槛,让【双蒸发】尽可能走进普通玩家的实战。
一、介绍和演示
目前已有的【双蒸发】打法有:
1. 安柏元素爆发+行秋元素战技
2. 可莉元素战技连发+行秋元素战技
3. 香菱元素战技、元素爆发+行秋元素战技
4. 辛焱三级护盾+行秋元素战技
关于1和2,目前在各类社区和攻略帖和视频中已有不少介绍,二者主要是因角色保有率/养成度、技能回转要求高等因素被束之高阁,实战使用率不高。本贴就此略过,仅对3和4进行介绍。
与此同时需要说明的是,本文所探讨的【双蒸发】打法属于对行秋以及整体队伍输出能力的一种提升和补充,并非将所谓“主C”概念套用在行秋身上的打法。因此,玩法开发也不涉及任何buff堆叠,增益项只考虑【蒸发】。有想法的朋友可根据自身box情况调整打法。
言归正传。
后两者的元素战技和爆发是持续高频且有规律的间歇性攻击,需要观察和技巧才能稳定实现双蒸发。
具体的操作方法为:
1.使用元素战技或爆发为怪物先行附上火元素
2.在下一次间歇性攻击即将触发时,发动行秋战技,通过其战技的第一段蒸发,消耗掉怪物身上的火元素附着
3. 随后立马由间歇性火伤自动补充火元素附着
4. 最后由行秋自动连发的战技二段触发第二次蒸发
(双蒸发过程拆解)
虽然看起来难度像是拆炸弹一样,然而作为玩家,在此过程中可操控的对象实际上只有一个:行秋的战技,更准确地说,是发动战技的时机。
想要实现看起来如此精细的打法其实并不需要手术刀级别的操作,与此相反,不少“傻瓜式”的操作即可做到(详见视频演示)。
二、原理和细节
由于行秋的战技是自动的高速两连发,所以第一段攻击的发动基本也就决定了第二段攻击的时机(“卡刀”影响很小,忽略不计)。于是双蒸发实际的操作要求就变成了(以无自带属性附着的怪物为例):
1. 确保第一段攻击时怪物身上已稳定附火:通过火属性角色的战技、爆发即可轻松达成
2. 让第二次附火(即间歇性火伤)紧随行秋战技一段之后:以香菱为例。通过观察旋火轮的位置,或锅巴的动作即可预判。并且最为重要的是,对于每一位玩家而言,其操作习惯(切人、放技能的节奏、速度等)是相对固定的。这就意味着,“通过观察进行预判”实际上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从头到尾被执行的,反而是项一次性的工作:一旦(在练习中)确定了适合自身节奏的点位/动作,即可在每次遇上时直接“走捷径”。
(对旋火轮的观察和预判)
这就像已得到验算的公式,并不会在每次引用时都重新推导验算一番,不然作业可能做到带进往生堂也做不完了。
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是:
(1.)这些脱手型攻击的间隔均是固定的,不受外部因素影响。
(2.)行秋的战技连发间隔也相对固定(实战可受影响很小)。高速连发表面上看是限制操作的因素,然而在进行实际开发后,极短的间隔反而成为了保证稳定性的基础条件。
三、上手技巧
在此基础上,香菱的“旋火轮”可以称得上是入门教科书了:飞行道具显眼易观察,乱战也不耽误判断。同时有着稳定且高频的覆盖率,就像跳大绳一样,这趟没赶上还有下一趟,除时间、地形限制以外,基本没有干扰因素。
而辛焱的护盾相比之下就要硬核得多,只能通过辅助手段,或凭感觉(本质上也是一种辅助,只是非常不便于观察归纳)进行预判,在目前可行的方法里算是难度最高的一个了。
(借助模型的固定变化找到自己的节奏)
鉴于一些比较玄学的经验在视频里受限于字数,只好在这里进行补充:
关于如何从借助辅助手段到凭感觉也能打出双蒸发:
(仅凭感觉找节奏打出双蒸发)
首先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必须的技巧或成就,除了对付会受身闪现的雷萤术士以外,使用辅助手段即可应对绝大部分情况。而如果一定要掌握的话,其实就只能靠对火盾和行秋战技的理解和节奏把握。比如视频里的,行秋出来走几步再出招(其实还是一种辅助手段,只是不那么直观)。
打个简单的比方,有条件的朋友可能是通过一辆带有辅助轮的自行车学会骑车的,条件稍差的可能是靠别人扶着车子,或者尾座绑根棍子,再差的就全靠摔破膝盖。当然你也可以看杂志、查百度、听别人讲经验方法等等等等,或者这些都同时进行。
然而当你真正学会骑车了,甚至之后你也学好物理了,你大概率也还是说不明白你是怎么完成“学会”这个过程的。总之你就是会了,有辅助轮的功劳,有破膝盖的功劳,也有别人经验的功劳…
相关攻略:钟离圣遗物及武器推荐